同类量校准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测量过程,建立相应的测量模型需有明晰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当被校准示值由实物量具提供,此示值是上一校准周期对量具带测量不确定度的赋值,此时校准操作应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量值,其测量过程就是用测量标准对实物量具进行直接测量,测量结果作为约定量值与实物量具原赋值比较建立关系。
当测量标准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量值由实物量具或者有证标准物质提供,用校准测量仪器提供的示值时,通常已经完成赋值于标准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此时校准的测量模型是测量仪器对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的约定量值进行直接测量,其测量结果作为被校准示值与约定量值建立关系。在示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约定量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可视为被测量的定义不确定度,作为示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参与合成,这就是计量溯源性中校准链每项校准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根据。
当标准量值和测量仪器示值及各自测量不确定度需在测量标准和测量仪器使用的当时确定,这类校准有两个测量模型,分别由标准测量系统和测量仪器对典型参量实施测量,典型参量由测量标准或测量仪器或独立的传递测量装置提供。两个测量结果分别确定带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量值和相应仪器示值,进而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