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计量丨缱绻古韵,细诉木杆秤之谜
9月2日下午,浙江非物质遗产杆秤第五代传承人
朱海浪先生向我馆捐赠了两件精美藏品
“中华龙秤”和“胡则秤”
大家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杆秤制作技艺吗?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木杆秤,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是测定物体重量的计量工具。有杆秤,地秤,案秤,弹簧秤等多种。木杆秤有大有小,大到能秤重200kg(长约200厘米多),小到中药房抓中草药的克数称(长约30厘米)。木杆秤由金属秤钩、前毫系(用于手提秤大量)、后毫系(秤小量)、毫星秤杆和称锤(称砣)组成,有的有秤盘。称物时,用称钩钩住所要称的物件,一手提毫系,一手前后移动称砣系绳,直到左右平衡,称砣所在星号数就是所称物件之重量。
木杆秤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原理
是我国计量文化及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
被誉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在中国,用以称量的计量工具出现得很早,秦朝统一度量衡标准时就在民间使用,到春秋中晚期已经出现了小型衡器,用来称黄金货币。杆秤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班发明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同时期辅佐越王勾践二十余年的楚国人范蠡发明的。
秤杆上以金属镶嵌的小圆花星叫秤星,是用作计量称重的刻度,相传是根据天上的星宿演化而来,前六颗代表南斗六星,后七颗则代表北斗七星。秤杆的尾端的三颗星分别是福、禄、寿,提醒生意人要诚实不欺,用秤人亏别人一两折寿,亏二两少禄,亏三两损福,给别人多秤几两就是给自己添寿、加禄、增福。
“明察秋毫”说的便是木杆秤的“秤毫”
即称量时要做到明察秋毫,不能粗心大意
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Production process of wooden scale木杆秤看似结构简单
实则制作工序繁琐
从选择木头到一个刻度的制作
需要经历许多道工序
并且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把控
不得出现丝毫谬误
否则就会破坏杆秤的平衡
做秤选用的木杆较为挑剔,需要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柞栎木、红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材料要放在干燥处堆放两三个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经凿、刨处理后,就变成了笔直且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再用细砂布沾水,打磨后又光又滑,也有的用蓼珠子来回擦拭。秤匠随后在木杆两端套上金属皮后,杆秤便出现其雏形。
接下来便是制定重量刻度的精细活计。秤匠需懂点物理、数学知识,否则定刻度时颇费力。秤匠在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当木杆处于平衡时,秤匠再用双脚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这叫定盘星,其余便按此推断重量并一一刻下记号。
杆秤上密密麻麻地出现了各种记号,秤匠就用一把极为精致的戳子对着记号打眼,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这道程序在制作过程中很需要耐心,稍不注意就会戳穿木杆而报废。秤匠随后将一段段的细铝丝插入眼中,折断,锉平,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星点的排列结构也成了各秤匠之间辨认自己产品的标识。几百个眼,就要几百次穿插、折断、锉平。
“一上”:装上秤钩或秤砣,一般小秤可称重12千克,大秤可称重60千克。
“二上”:安上头钮和二钮。
“三上”:上色。这是制作杆秤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青黑色秤杆的,用五倍子、青矾捏碎沾水后涂抹;喜欢红褐色的,用泡过的红茶渣、石灰搓揉抛光……秤杆的颜色完全凭客户的喜好来决定。
木杆秤不仅仅是简单的计量工具
更是一种艺术,一种风情
木杆秤制作不仅仅依靠精益求精的制作手法
更是匠人坚守技艺、传家传世传精神的“秤心”
木杆秤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传统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自古以来,作为商品流通的度量工具,木杆秤为人们交易货物提供依据,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发达。木杆秤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例如传承人朱子岩把朴素的计量工具进行了艺术升华,木杆秤在他手中成为馈赠佳品,寓意十分丰富,如公平公正、进退有度、诚信和谐,为人处世要懂得权衡,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杆秤。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把小小的木杆秤
称起了历史岁月的分量
它凝聚着传统手工艺匠人的诚意与辛劳
同时也牵动着计量人的心
希望我们能够为它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让“匠人精神”能够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逸夫博物馆
山东普瑞赛斯检测集团
Shandong Precise Calibration & Testing Group Co. , Ltd
服务热线:18661725970
公司地址:青岛市城阳区天康路1号光电医疗产业园C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