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知识| 盘点古代湿度计
湿度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现代人看重湿度
而古人也如是
今天带大家一起看看
古代的湿度计吧
东汉科学家王充在其所著的《论衡》中指出:“琴弦缓”是天雨的兆征。这是一条很正确的经验,因为将要下雨时,大气湿度增大,拉紧的琴弦吸了水分,就会变长而呈松弛,因而其音调也就变低了。琴弦的长度随大气湿度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不易觉察,但因此而引起音调的变化却是十分明显的。所以通过音调的变化去预报天气的晴雨是相当灵敏的,也是十分巧妙的。这里已孕育着悬弦式湿度计的原理。
悬弦式湿度计即根据某种“悬弦”的长度,随湿度而变化的原理而制成的湿度计。因此,战国时代的古琴,就起这种湿度计的作用了。
我国古代还发明过另一种湿度计,那就是天平式湿度计。其构造简单:只要用一根均匀的木杆,在中点悬挂起来,像一架天平秤,两端分别挂上吸湿能力不同的东西。再使两端等重,天平平衡。当大气里湿度大了,吸湿能力强的一端,因吸入较多的水分而变重了,天平就倾斜,这就预示着天将要下雨了。
《淮南子》记载:“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这就是天平式湿度计了。两端挂的东西是羽毛和木炭。
这种湿度计具有简便易制作的优点,且灵敏,现一些农村中还大量使用着。但它在我国已有了二千年左右的历史,且是人类最早的湿度计。
最接近现代湿度计的测湿仪器的发明者,当数清代发明家黄履庄。1656年出生的黄履庄,发明或改进过许多光学仪器,也发明过许多“验器”,其中的验燥湿器,就是现代“湿度计”的雏形,它利用弦线吸湿伸缩的原理,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比瑞士人索修尔发明的毛发湿度计,早了一百多年。
它的特点是:“内有一针,能左右旋,燥则左旋,湿则右旋,毫发不爽,并可预证阴晴。”黄履庄发明的“验燥湿器”有一定的灵敏度,可以“预证阴晴”,具有实用价值。“验燥湿器”可以说是现代湿度计的先驱。
古代先民的智慧
无穷无尽
如今现代前沿的诸事物
很可能在古代
早已出现过了雏形
山东普瑞赛斯检测集团
Shandong Precise Calibration & Testing Group Co. , Ltd
服务热线:18661725970
公司地址:青岛市城阳区天康路1号光电医疗产业园C栋